借“教学比武”之力,铸“成功教学”之剑
——成化高中教师全员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
我校为促进教师教学素养的全面提高,构建一支践行“成功教育”的骨干教师团队,加快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,根据市局精神,决定在全校开展课型教学大比武活动。
一、指导思想
通过开展以课型研究为主题的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大比武活动,实现“全员参与,‘教’‘学’成功”的目的。力争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,促进我校教师加深对成功教学的理解,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,实践新课标,探索新模式,开展微观察、追求高效益,规范各课型,为课堂教学塑型。用今天的奋斗,收获明天更大的成功。
二、组织机构
1.教学大比武工作领导小组
组 长:顾文伟 副组长:周建明 赵建新
组 员:花周平 徐文忠 蒋惠忠 汪和君
2.工作小组:
组 长:赵建新 副组长:花周平 徐文忠
组 员:蒋惠忠 汪和君 各教研组长
三、参加对象
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全体课任教师
四、参赛科目及内容
1.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
2.内容:(1)教研组课型研究;(2)教研组分小组组比赛(高三小组和高一高二小组);(3)参赛教师比武小结;(4)备课组研讨形成课型书面报告;(5)组内选拔一位教师参加市级比赛;(6)表彰和活动总结。
五、比武活动具体安排
第一阶段:(2013年10月前)为宣传动员、发动阶段。首先召开专门行政会议,成立组织机构,统一认识。其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,研究具体实施细则。最后召开全体教师会议、集体动员,强调其重要性并公布具体实施方案并上报教研室。然后组织专栏,悬挂横幅标语,营造课堂教学大比舞活动氛围。
第二阶段(2013年国庆长假期间)各教研组根据教研室下发的“2013年高中全员课堂教学大比武课型汇总表”开展课型研究,分别由高三、高二备课组长起草课型教学模式,教研组长做好协调工作,教师参与网络讨论。
第三阶段(2013年10月8日-9日)课型模式定稿。各教研组开展组内研讨活动,完善课型模式。
第四阶段(2013年10月10日-10月25日)课型教学大比武
(1)人人参与;(2)分高三组和高一高二组两条线开展;(3)教务处统一制定评分标准,各组根据评分标准打分评定;(4)各教师完成比武小结(参赛评分点之一);(5)各教研组评出获奖教师(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2名、三等奖3名)并上报教学大比武工作小组。
第五阶段(2013年10月28-30日)总结和表彰
(1)各备课组研讨,形成本学科该种课型的书面研究报告,报教务处;
(2)领导小组根据各组上报获奖名单,公布全校获奖名单并选出优秀选手上报教研室参加市级比赛;
(3)全校教师会议进行表彰和活动总结。
六、比武活动其它要求
1. 各学科比武组织实施情况纳入年度教研组、备课组考核评价内容。
(1)教研组/备课组对活动进行拍照并上传学科网站宣传和存档;比赛作品(课件、教案、导学案、实录等上传学科网站存档)。
(2)比赛期间开展微观察研究活动。
(3)各组两份课型研究报告上传学科网站。
2.参赛选手要求:
(1)参赛选手必须根据自主成功教学模式进行课型教学比武活动。
(2)参赛课要充分体现课型研究内容。
(3)参赛顺序由组内决定。
3.评比要求:
(1)评比严格按统一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比。
(2)评委由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、组内骨干教师组成。
成化高中课型教学大比武领导小组
2013年9月
附1: 江阴市高中教师全员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
为促进全市高中教师教学素养的全面提高,构建一支适应现代教育的骨干教师团队,加快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,决定在全市各高中开展全员课型教学大比武活动。
一、活动目的:
通过开展以课型研究为主题的高中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大比武活动,实现“全员参与,共同成长”的目的,力争通过活动的开展,促进全市高中教师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,内化新理念,实践新课标,探索新模式,追求高效益,规范高中各种课型范式,为课堂教学整形,实现有效教学,打造高效课堂,提高教学质量。通过几年的比武活动,把全市高中每一门学科的每一种课型,全部比一遍,最终形成各学科、各种课型的课型范式和基本操作规范,在全市推广应用。
二、活动时间:
活动分两阶段进行。
第一阶段:校内课堂教学大比武。
时间:每年9—10月份。比武分两组进行,高一高二合并为一组,高三单独设一组。
比武方式:
1、9月份,各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,并根据教研室下发的《高中大比武课型统计表》,制定本校各学科各组教学大比武方案,上报市教研室;
2、10月份,各校根据学校比武方案,在各年级各备课组内开展教学比武活动,要求全体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比武、研讨;教研室根据各校比武安排,派员巡视各校比武情况;
3、10月底,各校在全员比武的基础上,选拔出各科各组别比武优胜者各一名,并通过备课组研讨,形成各学科该种课型的书面研究报告,报教研室。
第二阶段:市级课堂教学大比武。
时间:每年11—12月份。比武仍分两组进行,高一高二合并为一组,高三单独设一组。
1、11月上旬,在学校全员比武的基础上,高中各学科基地根据各校各学科比武课型的研究报告,确定本学科比武课型,制定好全市课型比武具体方案;
2、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,各学科根据比武方案,举行市级课堂教学大比武,评比出各学科各年级本次课型比武优胜者若干名。
3、12月中旬,各学科基地根据市级比武情况,形成本学科该课型的书面研究报告,下发全市各高中学校。
4、12月下旬,举行各学科各组别课型示范展示活动。
三、有关要求:
1、全员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是加强教研教改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长期活动,各校要高度重视,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,由分管校长负责,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、备课组具体实施,确保人人参与,加强研讨,扎实开展。学校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科比武活动的检查和督促,注意资料的积累,并将各学科比武组织实施情况纳入年度教研组、备课组考核评价内容。
2、认真组织实施。各学校要指导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评价标准,围绕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,注重课前研究,课后反思;要充分发挥年级组、教研组、备课组的作用,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,创新教学模式,提升课堂教学艺术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,扎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。
江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
二〇一三年九月十六日
附2:
高中大比武课型统计表
(本表所有课型由各学科基地研究确定)
学科 |
序号 |
课型 |
比武年级 |
语文 |
1 |
记叙类作文指导 |
高一 |
2 |
升格作文指导 |
高三 |
|
3 |
概括类题型指导 |
高三 |
|
4 |
文言文阅读教学 |
高一高二 |
|
数学 |
1 |
新授课 |
高一高二 |
2 |
一轮复习课 |
高三 |
|
3 |
单元复习课 |
高一高二 |
|
4 |
专题复习课 |
高三 |
|
英语 |
1 |
阅读新授课 |
高一 |
2 |
阅读教学第二课时 |
高二 |
|
3 |
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专题指导; |
高三 |
|
4 |
词汇教学 |
高一 |
|
5 |
Task |
高二 |
|
6 |
听力和任务型阅读专题指导 |
高三 |
|
物理 |
1 |
新授课(概念新授、规律新授) |
高一高二 |
2 |
知识点复习课 |
高三 |
|
3 |
试卷评讲课 |
高一二三 |
|
4 |
实验课 |
高一高二 |
|
化学 |
1 |
元素化合物知识新授课 |
高一高二 |
2 |
概念新授课 |
高一高二 |
|
3 |
专题复习课 |
高三 |
|
4 |
习题讲评课 |
高三 |
|
生物 |
1 |
一轮复习课 |
高三 |
2 |
习题讲练课 |
高三 |
|
3 |
生物学概念教学 |
高一 |
|
4 |
生物学规律教学 |
高二 |
|
政治 |
1 |
新授课 |
高一高二 |
2 |
复习课 |
高三 |
|
历史 |
1 |
新授(二主五段自主建构历史知识) |
高一高二 |
2 |
二轮复习课 |
高三 |
|
3 |
试卷讲评课 |
高三 |
|
地理 |
1 |
新授课 |
高一高二 |
2 |
小专题复习课 |
高三 |
|
3 |
习题讲评课 |
高一高二 |
|
4 |
试卷讲评课 |
高三 |
附3:
2013年高中全员课堂教学大比武课型汇总表
学科 |
组别 |
比武课型 |
语文 |
高一、高二组 |
记叙类作文指导 |
|
高三组 |
升格作文指导 |
数学 |
高一、高二组 |
新授课 |
|
高三组 |
一轮复习课 |
英语 |
高一、高二组 |
阅读新授课 |
|
高三组 |
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专题指导 |
物理 |
高一、高二组 |
新授课(概念新授、规律新授) |
|
高三组 |
知识点复习课 |
化学 |
高一、高二组 |
元素化合物知识新授课 |
|
高三组 |
专题复习课 |
生物 |
高一、高二组 |
生物学概念教学 |
|
高三组 |
一轮复习课习题讲练课 |
政治 |
高一、高二组 |
新授课 |
高三组 |
复习课 |
|
历史 |
高一、高二组 |
新授(二主五段自主建构历史知识) |
地理 |
高一、高二组1 |
新授课 |
|
高三组 |
小专题复习课 |
上一篇:生物一站到底[ 10-16 ]
下一篇:没有了!